近日,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印發了《關于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予以表揚的通報》(陜宣函〔2023〕135號),我校榮獲“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本次評選面向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及各級思政研究會等開展,共評選出40個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我校首次獲此殊榮。
近年來,學校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校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學校深入踐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總要求,積極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一是突出高標準機制建設,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完善黨委工作機構,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出臺28項思政工作制度,完善落實思政工作方案及考評體系,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新體系。二是突出高素質人才引育,持續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選優配齊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推進為抓手,校內外師資力量整合、專兼職結合構建 “大思政”隊伍,不斷增強理論闡釋,豐富研究成果產出,培育思想政治工作新動能。三是突出高水平創新驅動,凝鑄校園文化內核,建成中國輕工業博物館、“至誠至博”文化長廊,傳承和弘揚“三創兩遷”精神;主動占領網絡思政教育新陣地,承建陜西省易班發展中心和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打造“紅色情景課堂”“湖畔講堂”“有易思”等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搭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載體。四是突出高質量發展服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辦學治校各方面、全過程,將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事業發展動能,推動學校辦成了諸如博士點申報、學科評估等許多縱向有提升、橫向有進位的大事,深度參與政府部門有關重大決策制定等工作,積極為全局大局建言獻策,豐富思想政治工作新內涵。
學校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內涵,以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全校干部師生凝心聚力,加快“促開放、調結構”步伐,積極構建“基礎學科新學院,特色學科新方向,數字信息智能新產業交叉學科集群,服務新輕工行業、陜西區域社會發展新根據地、‘一帶一路’國家新根據地”的“四新”發展格局,取得標志性的“五個5”事業發展好成績:引進500余名高水平人才,5人入選國家級人才稱號,獲批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第5輪學科專業評估中取得里程碑式跨越性成就,綜合排名5年連升137個位次至全國131名,整體事業發展呈現出強勁的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學校緊緊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的重要論述精髓,以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引領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鍛造出一支以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全國“五一”巾幗獎狀團隊為代表的教書育人“大先生”,教師隊伍涌現出近百人次的中國好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等模范典型,成為全國第一所三屆蟬聯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一等獎的高校。高素質教師隊伍施展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出以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團隊、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團隊、“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團隊、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團隊等為代表的新時代優秀大學生集體,學生中涌現出近千人次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研電之星”、陜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等獲得省級以上榮譽表彰的優秀在校生代表。
今后,學校將堅決貫徹落實“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高度重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進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進到哪一步”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事業發展“生命線”,不斷完善“大思政”育人體系,深入實施“三全育人”改革,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著力培養一批又一批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力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用更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好“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終審:李曉 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