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一次科學探索,每一次育人實踐,都始于心中的那一束光,它們會因相同的信仰,同樣的志向,交織匯聚成精神的火炬,照耀出大地的明亮。黨委宣傳部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一線開展采訪采風工作,現開設【骨干團隊近期成果速遞】專欄,聚焦各學院骨干教學科研團隊躬耕奮斗的最新成果,大力弘揚“育人為先”的教育理念和“弘揚科學家精神,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的科研理念,致敬科大人心中的每一束光!
團隊負責人介紹:
任工昌,中共黨員,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產品創新設計團隊負責人。現任陜西省創新方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及特邀專家,廣東省創新方法多方法行業專家,并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及多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產品創新設計理論及應用、智能機器人技術等。近年來,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陜西省高等學??茖W技術獎1項;獲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各1門;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40余篇,獲批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50余件;指導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0余項。

團隊主要項目:
“非規整幾何圖形柔軟物智能操作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23ZDCYJSGG0016-2022)
“基于時間加權Petri網的大型批量加工智能制造系統資源配置優化研究”(62373234)
“基于時間Petri網的自動制造系統生產率評估和資源優化配置研究”(61803246)
“場元特征矢量統一表征下數控機床不同類型誤差耦合機制及測量保證方法”(52105556)
“數控機床工具及功能部件精密測量技術產業化及數智化賦能”(2023GXLH-080)
“醫藥配送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2022GY-250)
“膠輥全壽命管理及其視覺測量系統開發”(漢江機床,橫向)
項目簡介:
團隊致力于推動輕工和紡織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助力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以輕紡工業中的皮革為主要研究對象,團隊開展了針對非規整片狀柔軟物智能操作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研究。主要研究包括開發針對皮革此類非規整片狀柔軟物特定操作對象的機器人控制策略,設計高度適應性的末端執行器,以及優化計算機視覺系統以提高目標檢測與識別的準確性。通過集成末端執行器、視覺識別和機械臂控制技術,團隊設計出能夠滿足非規整片狀柔軟物智能操作需求的機器人。該項研究不僅突破了傳統機器人技術的限制,攻克了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前沿性難題。還為智能機器人在輕工和紡織行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成果具有顯著的應用前景,隨著研究的深入,團隊期望能進一步推廣,應用于更多類型的非規整片狀柔軟物操作,為制造業的智能化變革帶來新的機遇。目前,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10余件。

非規整片狀柔軟物智能操作機器人

對學校青年教師開展好科研工作寄語:
高校教師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任,應該具備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兩個能力。開展科學研究一是服務國家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二是反哺教學立德樹人。祝青年教師科研成果累累,育人質量不斷提升。
(核稿:夏祥林 編輯:劉倩)